埃及行照了約1500張照片,對這麼龐大的內容要如何呈現苦思良久。
神鬼傳奇(The Mummy)1、2在全球創下8億美元的票房佳績,
其中99%的劇情都是瞎掰,但是木乃伊印和闐(Imhotep)卻是確有其人。
可是歷史上的印和闐Imhotep(2650~2600BC)其實是位博學多聞的人,
他不僅是第三王朝的大臣及大祭司,還是個工程師、建築師兼醫生。
Imhotep建造了第一個埃及金字塔,即階梯金字塔(Pyramid of Djoser
/Zoser或step pyramid),至於神鬼傳奇的印和闐是設定在西元前1719年,
天知道他是誰啊?
建於2630~2611BC的階梯金字塔。
埃及除了金字塔外,撒哈拉沙漠也是廣為週知。三毛的「撒哈拉的故事」
已迴盪了三十多年,我就把埃及遊記的首篇獻給撒哈拉沙漠吧!
撒哈拉沙漠(Sahara)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,幾乎涵蓋整個北非7個國家,
大小如美國或歐洲大陸;幸運的是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(Nile)
流經東部,有幾處綠洲像神的恩典般點綴其間。
我們早上6:30由開羅(Cairo)出發前往位於西部沙漠區(Western Desert)的
巴哈利亞綠洲(Bahariya Oasis),全長約345公里 。
圖片來源: Wikipedia
8:40抵達休息站。
沙漠地區真的不能有不切實際的期待,
破敗的地面明明白白告訴你,資源來之不易。
這位帥哥是隨車的保鑣。
再續開約2個小時後,在巴哈利亞綠洲棄遊覽車改搭四輪傳動車,
正式離開沙漠公路,轉進沙漠。
貝都因人(Bedouin)在車頂架上裝載野營需要的一切物資。
所謂的貝都因人是居住在沙漠的阿拉伯人,以前當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,
現今的生活型態已慢慢在轉變。
沿途會經過金黃沙丘、黑色沙漠、水晶山,最後抵達白色沙漠,也就是
露宿的營地。由於水資源非常寶貴,所以今晚可得與「仙」共舞啦!
這就是傳說中的撒哈拉沙漠,踩在其上只有滿滿的感動。
從巴哈利亞綠洲前往白色沙漠途中,最先經過的是黑色沙漠(black desert)。
撒哈拉沙漠的地貌並非單一,而是由石漠(岩漠)、礫漠和沙漠組成。
黑色沙漠即是屬於石漠的一種,乃由玄武岩所構成。
山頭似被誰給潑墨了........
沙漠並非都是如想像中那麼平坦。
這些大小不一的黑色石塊看似被老天刻意安置,
讓沙漠因為有好奇的旅人到來而不至顯得孤單。
這是在四輪傳動車內,6人一輛,我已暈得不成人形。
競速飆沙是貝都因駕駛大哥的娛樂,彼此吆喝比賽,
哪管乘客是否也都樂在其中?
中間那條黑色的分隔線是………
遮遮掩掩是為了避免灰頭土臉,看得出身後是何種動物了嗎?
背部高高隆起一團肉,莫非是…….單峰駱駝?
駱駝比其它動物更可以忍受體溫的變化與對水的需求,
其體溫在34 °C~ 41 °C之間,只有在高於41 °C才會出汗。
駝峰並不是貯存水份,而是脂肪。
當脂肪轉換時,駱駝不僅得到能量,還可得到水份。
成年的單峰駱駝會親自照顧小駱駝到18個月大(呵呵......不是18歲喔!)。
別吃醋,媽媽借拍一下……
單峰駱駝是群居的動物。
咱倆得加快腳步跟上領隊的雄駱駝..........
中午就停留在一處簡易搭建的房子,席地毯而坐吃餐盒。
拱門裡是沒門的廁所,精彩極了!
虔誠的信仰是到哪兒都不忘頂禮膜拜。
接下來就請大家欣賞沿途的沙漠風光……..
當課本中的字眼真實呈現,卻又感覺如此虛幻。
準備要滑下來了嗎?
就光這樣坐著,其實心已經滑進虛無縹緲處。
永遠記得在那個午後,與沙有如此深情接觸…….
沙漠,讓人猜不透也看不懂。
想把這一大塊水晶搬回家嗎?
是否跟您所想像的沙漠不同呢?
真的只能說:『美極了!』
呵呵….蒙面俠再度現身,風大到要抓緊帽子啦!
底下就是我們的車隊。
用滑的比較快!
滿臉菜色是因為一路飆車,很難和貝都因大哥有相同的快感。
告別水晶山,往今晚紮營的地點──白色沙漠前進。
未完待續………..
上一篇: 尼泊爾紀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