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richannhu828/1372784959-1766534489.jpg)
哇!真是壯觀漂亮,這就是金堂(大佛殿)。
還記得上一篇在遠看中門時有看到長了金角嗎?
其實當時看到的金角正是金堂屋頂閃閃發光,造型如牛角的「鴟尾」,
又有人說是像魚尾的「鷗尾」。
吸睛的除了金堂本身,這裡的櫻花樹更是燦爛美麗。
看著厚厚的一層花瓣,心底不由得升起一股幸福感。
這裡還有3朵櫻花呢!
準備好要去拜見奈良大佛了嗎?
金銅八角燈籠是國寶級的作品,在奈良時代創建東大寺時就已存在。
這個高4.62公尺的燈籠據說年紀比金堂裡的奈良大佛還長,
最特別的是鑄有彈奏樂器的音聲菩薩像。
金堂的正面寬57.01公尺 ,深50.48公尺 ,高48.74公尺 ,
光上層的銀黑色磚瓦就有13.5萬片;
其實始建時的規模比現在還要再大上約1/3。
下層屋頂的建築形式和南大門相同,都是屬於大佛樣(天竺樣),
由一條條直線平行上升的橫木支撐著木柱。
請注意!這裡觀看的重點在於中間那一扇木造窗戶(觀相窗,也叫中門),
每年元旦0時~8時(初詣)及8/15晚上7~10點(萬燈供養會)這2天,
寺方會將木造窗戶打開,到時信眾從廣場上便可以一覽佛顏。
一進入金堂,只見青銅造盧舍那佛端坐蓮花座上,法相莊嚴。
盧舍那佛自然是國寶,始造於西元745年,直到752年才開眼供養。
建造經費若以現在的金額換算,約需4,657億日圓,等於台幣1,778億多
(據2010/8/4 產經新聞)。哇!真是讓人咋舌。
盧舍那佛高16.212公尺 ,安置在高3.335公尺 的銅蓮座上,包括佛體、
銅蓮座及石座總高21.45公尺 ,重量高達452公噸。
你看,人相形下顯得多麼渺小啊!
大佛遇兵荒馬亂其實也自身難保,在1180年及1567年因為大佛殿被燒毀
而導致佛像嚴重受損。尤其1567年那次,除了頭及左手被燒落外,
上半身及寶座亦傷痕累累,並且於戶外受風雨侵蝕與曝曬達百餘年;
直到1692年修復完畢再舉行「開眼供養大法會」才結束悲慘的命運。
左手置於膝,右手舉於胸,面容安詳和善。
這個花瓶真是漂亮,不過也非常巨大。
嗯…..什麼東西啊?
此為原始的蓮弁(蓮花瓣),仔細瞧還可看出某些刻劃……..
上面這一段線刻代表的是佛界,描繪「釋迦如來與菩薩眾神」。
中段刻畫著25條橫線,意思是說每個人在生死之間要穿梭三界共25條線,
即無色界(4條橫線)、色界(7條橫線)及欲界(14條橫線)。
下段則有七個圓形,每一個圓形各自以須彌山為中心,周圍描繪著金山、
鄰國及日月等。這上中下三段代表的就是為華嚴經的「世界觀」。
這是奈良大佛旁邊的兩大護法之一的木造虛空藏菩薩坐像,
於1752年完成。一般相信信仰虛空藏菩薩能增進福德、智慧及消除災障,
其受歡迎的程度以日本和西藏為最。
如果你想要增強記憶,擁有見聞不忘的本事,請多向虛空藏菩薩祈求,
可惜目前台灣供奉虛空藏菩薩的寺廟僅有竹山及基隆2處。
木造如意輪觀音坐像為盧舍那佛的另一護法,完成於1738年,
主要是解除眾生的煩惱。
佛教中有鎮守四方的天王,此為鎮守北方的多聞天王(毘沙門天)。
祂右手托寶塔,左手持三叉戟,為守護與財富之神,亦是知識之神,
為四大天王之首;日本的民間信仰七福神也把多聞天王納入。
祂是鎮守西方的廣目天王,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,護持人民。
在日本是手持筆及經卷,在中國就變成手拿赤龍或繩索。
至於另外2大天王持國天王與增長天王一直都未完成,
僅有頭部放在一旁展出。
東大寺還有個「磅秤」,呵呵….不是啦!
這根柱子下方有個鏤空呈長方形的小洞,有人說是大佛的鼻孔,
又有人稱之為「智慧之河」;只要能鑽過這個小洞,據說就可以保平安、
得好運及增長智慧。
先生,別太勉強喔!
小朋友肯定沒問題。
像紙片人的金髮美眉羨煞一堆人。
我有自知之明,知道肯定會卡住,所以沒敢去嘗試。
你說,這個洞不是磅秤是什麼?
這不是門票喔!
這張才是啦!
哇!乍看還真有點嚇人!
這是位於大佛殿外面的木造賓頭盧尊者(長眉尊者),為十八羅漢之首。
據說若是身體上有病痛的話,只要摸相對應的地方便可以得到治癒。
嗚…….當時為什麼沒人告訴我!
我很喜歡這張照片,詞窮的喜歡。
視力好一點的話,遠遠地是不是有看到賓頭盧尊者?
再看最後一眼………
我們從另一側的迴廊出來時,看到左手邊有一個鳥居,
寫著「手向山神社」。當然是路過且錯過,因為要趕回大阪,
此時已經是下午4:20。
關西賞櫻記在此告一段落,感謝格友們近3個月來對日本遊記的支持。
還有一些此行的相關記錄,會擇期與西藏遊記穿插po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