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前的一條娛樂新聞是某藝人的弟弟開了家有「個人包廂」的拉麵店,
呵呵……這始祖不就是今年去日本賞櫻時所吃到的「一蘭拉麵」嗎?
話說五日關西行的最後一天是「自由活動」,也就是放牛吃草;
我們美麗的領隊請示過公司後,同意派遊覽車接送我們去「道頓堀」逛街。
貼心的領隊還帶大家去鼎鼎大名的「一蘭拉麵」朝聖,
並自由決定要不要留下來用餐(當然要囉!)。
此時已是下午2:15,看看外面的排隊人潮!
雖是24小時營業,不過一般人應該還是「正常」時間才會來吧?
右邊第2位身著黑衣黑帽是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。
算算看,1、2、3,共繞成3列,餐廳位於2樓(其實官網寫1樓)。
透過玻璃有看到幾張凳子上坐著人嗎?意思是放人上去還要等喔?
盡職的領隊先發給我們中文的「點菜單」。
說是點菜單有點牽強,因為只賣一種「豚骨拉麵」。
這張單子是每個人對這碗拉麵的細部特別要求,包括口味的濃淡、
油膩的程度、麵條的硬度及大蒜、蔥、叉燒肉、調味醬汁等的多寡。
正在排隊之際..........
咦?船ㄋㄟ!
沒錯!這是「道頓堀水上觀光船」,上船地點就在一蘭拉麵附近。
水上觀光船沿著道頓堀會經過9座橋,
一蘭拉麵前的「太左衛門橋」是第3座。
排了約20分鐘後終於獲准「登堂入室」,不是啦!是先登「樓」;
至於迎接我們的是笑容可掬的「機器人」──餐券販賣機。
就像剛剛提過,一蘭拉麵不賣別的,只賣「豚骨拉麵」。
所以看不懂日文也不用傷腦筋,看圖點菜,按下這個¥790就對了!
同樣再發揮看圖說故事的功力,大家都會點了吧?
要加麵、加飯、加蛋、加肉、加蔥等都可以,只要「加錢」就好辦事。
買完餐券後乖乖坐在小板凳上等,
照片左手邊的紅色布簾後面就是用餐區,
中間擺的是可以買回家自己煮的一蘭拉麵。
牆上貼著好幾家分店即將開幕的海報。
創業於1960年九州福岡的一蘭拉麵,在52年後仍繼續開枝散葉,
目前已有近40家分店喔!
在等位的同時,不小心從晃動的綠色布簾瞄到廚房重地。
好期待看到與廚房只有一板之隔的用餐區長什麼樣!
小小的等待區面對的就是這個「空席案內板」,
1~20代表裡頭僅有20個用餐的座位(好少喔!),
目前只有5號是空位可以入座。
或許今天是週日人潮較多,有個工作人員在一旁站崗安排入坐,
否則聽說是看空席案內板指示哪裡有空位就自行進去。
從販賣機買餐券到實際坐進用餐區約10分鐘,
先放一張海報上的座位圖,這樣看起來比較清楚。
現場實景。
是不是有那種人家形容的「K書中心」的fu呢?
在這個小小的用餐空間可擺放不少東西,
右手邊長得像門把的裝置是讓你自行倒冰水的飲水器,
下面那個紅色的盒子是服務鈴。
這是服務的說明,不懂日文就看圖說故事囉!
主角上場,此為江湖上人稱好吃到不行的的「一蘭拉麵」。
或許你會好奇,不過就是一碗拉麵嘛!
應該這麼說,一蘭拉麵之所以遠近馳名有3大要素,
分別是秘傳調味汁、湯頭及自製麵條。
所謂的秘傳調味汁就是以唐辛子為基底,
再加上30多種材料調製而成,上圖那一坨紅色即是;
麵條是九州細麵,至於湯頭則是由豬骨精心熬製提煉。
這是家人另外追加的半坨麵。
你一定要吃到碗底朝天才看得到這些字。
不懂日文也沒關係,「一滴」「最高」「喜」猜得到意思吧?
這是店家的感謝詞,表示「若把最後的湯汁也喝完是他們最大的喜悅」。
真是拍謝,我沒喝完ㄋㄟ!
在此向辛苦的師傅們致上最敬意!
當然,除了剛剛提過的秘傳調味汁、湯頭及自製麵條外,
一蘭拉麵還有個特色就是「搞自閉」的用餐方式。
向販賣機買餐券,從空席案內板找座位,
坐下後由座位前半開的簾子遞點菜單及餐券給廚房,
當廚師做好後也是從簾子遞進來,然後會把簾子完全放下,
讓你保有絕對的私密。
至於左鄰右舍就更別提了,因為全用隔板隔起來。
會有這種K書中心似的用餐空間發想,
其實是店家希望客人能專心品嚐拉麵,而不是在喧嘩聲中享用;
此外若有食量大的女生也可以自在地多叫幾碗麵吃,
不用怕引人側目。
如果是在台灣,我會喜歡這種尊重一人用餐的貼心設計;
不過出國旅遊就是想要分享,一個人安靜吃美食會內傷啦!
回來後爬文才知道,
如果覺得一個人吃太無趣,也可以請工作人員開栓把隔板打開。
不過也沒用,因為我和家人分開坐……..
現在接近下午3點還是有排隊人潮,
從坐定、送麵到吃完離開約15分鐘,
我估計這些人在45分鐘後就可以吃飽逛街去。